近日,车菁正在参加国网师资培训,她将把自己掌握的智能变电站的调试经验和知识,传授给更多的人。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车菁对于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倍感荣幸,当接受采访时,她谦虚地说:“我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能够参加这样的培训,是为了相互学习,掌握更多的专业知识。”看似简短的话语,却透露出车菁勇攀技术高峰的无限追求。她用卓越的技术成果、优质的精品工程、过硬的专业素质走出了一条从职场“小白”到技术精英的成功路径。
车菁是个闲不住的人。2011年,大学毕业的车菁来到陕西送变电工作,她想把所学的专业知识更好地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她主动请缨来到了何鑫刚创新工作室数字化小组。然而,想象是美好的,现实却是残酷的。往往330千伏变电站的厂家联调需要半个月左右的时间,到现场后又将需要1周至半个月的调试时间,这是一项要耐得住寂寞、沉得住气的工作。对于初出茅庐的车菁来说,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历练过程。
刚刚参与智能变电站的调试,许多技术问题需要掌握,车菁也曾气馁过。2013年,在330千伏尚稷变电站的调试过程中,由于当时的交换机刚开始使用国内设备,导致报文出现了乱码,信号丢失,车菁就一直在现场解决问题,那天正值她的生日。12月,现场异常寒冷,她一边寻求解决办法,一边暗下决心,一定要掌握核心技术,让难题迎刃而解。这在她的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她要牢牢抓住核心技术的“话语权”。
2021年,在国网标准的三年创新工法计划中,共有6家创新工作室入选变电组,何鑫刚创新工作室就是其中之一,这与该小组多年来的创新工法、过硬技术和攻坚精神是分不开的。车菁作为团队中的一员,倍感自豪,更深感责任重大,她坚信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
车菁作为副组长,更是名副其实的“技术控”。她参与的《一种便携智能变电站GOOSE信号排查装置》《一种只能变电站设备监控信息自动生成及校验方法》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智能变电站自动化系统施工软件》《智能变电站系统组态集成技术研究及应用》等分别获省电力公司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项、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项……这些都是她和团队的代表作。但当被问道这些闪亮成果和荣誉的时候,车菁轻描淡写地说:“团队成就了我们,我们要成为团队的核心,用成果和技术让我们成为最闪亮的星。”
由于送变电的工作性质,注定了常年要奔波在外。车菁的孩子刚刚5岁,一次,早晨车菁要赶往车站,准备去现场开展调试工作,她万万没有想到,孩子已经起床了,对她说:“妈妈你别忘记带牙刷、衣服啊,我会想你的。”听到孩子的嘱咐,车菁再也忍不住泪水,心里有不舍,但是更多的是责任,她义无反顾地奔赴到了现场。
“要牢牢抓住核心技术的‘话语权’。”这是车菁心里暗下的决心,为了这个目标,她走上了一条永无止境的奋斗之路。她不仅要自己掌握核心技术,她更想让自己所学和所知的技术,让更多的技术人员掌握。她传道授业助力青工的成长,由她提出的“构筑思维模型”“经验积累四个多”等师带徒典型方法在国网陕西融媒体、国网陕西电力工会工作信息等平台发布。作为中国质量协会QC诊断师,车菁全面负责陕西送变电QC评审及推进工作并指导小组成员开展QC活动。
车菁是“80后”,但是她身上却传承着老一辈技术员的韧劲和年轻人的闯劲,她在勇攀技术“珠峰”的道路上,实现了自我的价值,更发挥出了光和热,用精神感染人、将技术传授人,她是代表、是榜样,更是智能变电站调试中的栋梁。(当地供稿 范杨 吴蓉)
反食品浪费要立法了,今后“下馆子”要注意啥?反食品浪费法草案以餐饮环节为切入点,聚焦食品消费、销售环节反浪费、促节约、严管控…【详细】
中国同舟共济战“疫”记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全球公共卫生突发事件。面对前所未见、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中国率先报告、率先出征,以对全人类负责的态度,打响了一场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