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全球变暖的加速,越来越多国家和地区加速了对环境保护的进程,碳中和的热潮正在全球范围内持续发酵,绿色低碳的发展模式已成为全球普遍共识。根据国际可再生能源机构(IRENA)发布的《World Energy Transitions Outlook 2023》分析,为了实现全球升温较工业化前的水平控制在1.5℃之内的目标,到2030年全球光伏装机量将达到5,400GW,2050年将达到18,200GW。在光伏市场政策的引导和驱动下,集中式电站与分布式光伏电站皆会迎来快速增长,装机容量的扩张可直接推动逆变器需求增长。
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以及能源战略安全性的需求,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大趋势。经过多年发展,光伏发电已逐步实现平价上网,降本增效路径清晰明确,经济性凸显,因此在可再生能源中脱颖而出,实现装机量的飙升。
近十年,面对美欧“双反”压力,中国政府在政策端支持中国光伏企业,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至2022年,我国新增光伏装机量已连续十年位于全球首位,全球光伏产业逐步进入以中国为主导的阶段。2013-2017年间,我国光伏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在2018年“531”政策后进入低谷,行业亦由过去的追求规模、粗放式增长向精细化发展、追求质量进行转变;2020年以来,在硅料涨价等因素影响下,我国光伏行业增速放缓,但在政策支持、能源转型及光伏平价上网的环境下,仍保持增长趋势。目前,光伏已成为我国装机规模第二大电源,是我国最具成本竞争优势的清洁能源之一。2023年中国新增光伏装机216.88GW,累计装机容量超过600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预测,2024年新增光伏装机仍将超过200GW,累计装机有望超过810GW。
随着各国“零碳”目标的推进,加上光伏已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最有竞争力的电源形式之一,预计全球光伏市场将保持高速增长。2023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超过390GW,创历史新高。根据中国光伏行业协会的保守估计,到2030年,全球新增装机将达到500GW。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加快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落实应对气候变化国家自主贡献目标的攻坚期。根据国家发改委和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GW,其中,“十四五”时期规划的风光基地总装机为200GW,“十五五”时期规划的风光基地总装机为255GW,并鼓励按千万千瓦(即10GW)级组织建设;第三批基地项目清单也已正式印发实施。2023年初以来,随着原材料价格大幅降低,光伏电站开发成本显著降低。我国第一批97.05GW基地项目已全面开工,根据国家能源局统计数据,截至2023年11月末,第一批已建成并网45.16GW;第二批基地项目已陆续开工建设。随着国内的风光大基地电站加快开工,预计集中式光伏装机将较上年回升。
随着“光伏+”在工业、建筑、交通等领域的应用更加深入、分布式光伏发电进入“绿证”核发范围、叠加“整县推进”政策的推动,分布式光伏具备较好的需求韧性,发展空间依然广阔。
随着光伏各部件的技术升级加快,光伏发电技术进入到下一个高速发展时期。光伏组件技术快速进步,逆变器亦需要及时升级规格和参数,以适配新型组件的电气特性,从而带动光伏逆变器及配套产品技术的快速迭代升级。为了进一步降低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逆变器及组成的光伏发电方阵容量也不断升级,逆变器单机容量也朝着更大功率的方向快速发展。伴随着光伏各部件数字化、智能化的提升,光伏电站的智能化程度快速提升,有效提高了电站运营效率,降低了电站运维成本,进而降低了光伏发电的度电成本。
全球新增光伏装机增长将带动光伏逆变器市场需求快速增长。同时,随着累计光伏装机规模不断扩大,存量逆变器的更换需求也逐年增加。近年来,光伏标准不断完善、光伏电站技术要求不断提升,作为光伏电站最为核心的电气设备,10年前建设的光伏电站已逐步进入技改期间,部分电站需要整体更换逆变器才能满足继续运行的需求。根据WoodMackenzie的相关研究报告,到2024年,全球将有176GW的光伏系统逆变器使用寿命超过十年,预计将产生较大的逆变器更换市场需求。
近年来,全球范围内持续提高可再生能源比重,优化能源结构,以满足电力消费快速增长及能源低碳化转型的需求。由于光伏、风电等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特征,储能是促进新能源大规模开发消纳、提高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水平的关键技术和基础储备,加快储能产业的发展对构建清洁稳定的能源供给体系和健康安全的能源消费体系至关重要,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受全球能源体系加快向低碳化转型的影响,可再生能源规模化运用与常规能源的清洁低碳化将成为能源发展的基本趋势,能源脱碳是储能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储能作为风、光等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技术支持,得到了广泛认同,世界各国纷纷提出各项推动储能发展的重要政策。2022年,欧洲经历了能源危机,电价飙升,推动了本国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以光伏为首的可再生能源经济性凸显,欧洲各国纷纷加快了可再生能源的替代速度。美国《通胀削减法案》(IRA)加强了ITC政策的力度,有利于储能的发展,储能基础税收抵免上升到30%,还有额外抵免10%-40%,首次提出独立储能可享受税收抵免。2021年7月,国家发改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关于加快推动新型储能发展的指导意见》,到2025年,实现新型储能从商业化初期向规模化发展转变,装机规模达3,000万千瓦以上;到2030年,实现新型储能全面市场化发展,新型储能已成为能源领域“碳达峰、碳中和”的关键支撑之一,从国家到地方出台与储能相关的政策力度空前,在规范储能行业管理、推动适宜储能发展的市场机制的建立、探索形成储能价格机制、促进可再生能源与储能协同等方面进行了顶层设计和政策推动,为储能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政策保障。
储能系统在新能源发电中具有平滑电力输出,保障电力安全的重要作用。在发电侧,储能系统主要与可再生能源发电配合,用于平抑新能源出力波动,减少弃光弃风等;在输配电侧,储能系统主要用于保证电网安全可靠运行,电力调峰调频;在用户侧,包括工商业储能和户用储能,储能系统主要用于自发自用,峰谷价差套利等。综上,储能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市场需求多样,可增长的市场规模巨大。新型储能因选址灵活、建设周期短、响应快速灵活、应用场景多元,成为现阶段解决新能源波动性的重要手段之一。
随着光伏市场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企业参与到光伏逆变器的生产与销售,市场参与者增多。但经过多年的技术升级与市场竞争,国内光伏逆变器已形成较为稳定、集中的品牌格局。
近年来,海外新兴市场的蓬勃发展,也促使中国光伏逆变器企业加快出海步伐,努力拓展海外渠道,积极参与到全球市场的竞争中。目前,在全球光伏逆变器的市场份额中,中国的供应商已经占据了主导地位,我国光伏逆变器已具有明显的国际竞争优势。
根据S&P Global,2022年,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出货量排名中国第四、全球第八,逆变器出货量持续多年保持全球前十的行业地位。
根据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统计“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均为全国第一。公司是目前储能变流器市场上排名前列的供应商,具有相对技术和品牌优势,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均已成功应用于多个示范项目,在市场上建立了良好的口碑,并可充分利用现有客户资源,已形成一定的竞争优势。
公司需遵守《深圳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自律监管指引第4号——创业板行业信息披露》中的“光伏产业链相关业务”的披露要求:
公司主营业务为电力电子设备的研发、生产、销售。公司专注于电力电子变换技术,运用电力电子变换技术为光伏发电、电化学储能接入电网以及电能质量治理提供解决方案。目前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PV Inverter)、储能双向变流器(PCS)以及有源滤波器(APF)、低压无功补偿器(SVG)等产品,并提供光伏发电系统和储能系统的集成业务。
公司主要产品包括光伏逆变器、储能双向变流器及储能系统集成、电能质量治理产品(有源滤波器、低压无功补偿器)、电站监控设备及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
目前公司的组串式逆变器可提供3~350kW全功率段产品,实现了较广的功率覆盖。采用多电平/软开关变换技术,实现系统效率的最大化。采用超宽MPPT电压输入范围设计,可实现户用电站、工商业电站、大型地面电站等全场景应用。集中式逆变器可提供2500~8800kW功率段产品,所有产品实现大于99%的高转换效率,高防护等级、高可靠性设计,满足各种应用场景的需求。产品过载能力强,且支持高容配比设计。
交流储能变流器,已具有125~8000kW全功率段范围产品,支持多机并联功能,扩展方便;具备完善的保护措施,具有主动的故障监视、保护及构网功能;适用于发、输、配、用电网侧及微电网等多用应用场合。
直流储能变流器:采用182kW模块化设计,可扩展至MW级系统;产品采用碳化硅功率器件,配合多电平电路拓扑技术,转换效率高,适应范围广。应用于光伏电站直流侧,可解决因组件超配导致的弃光损失问题,该方案系统损耗小,成本低,适用于新建光伏电站和原有存量光伏电站的改造升级。
储能EMS系统:能量管理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采用主备方式部署,系统可用性、稳定性高。控制数据精确到毫秒级,整站充放电运行数据动态、实时、准确展示。支持计划跟踪、平滑控制、系统调峰、二次调频、SOC自动维护等模式,为整站有功功率以及无功电压控制提供方便快捷支撑。同时能量管理系统转为便捷运维打造的储能专有分析、预警等高级功能,可应用于电源侧,电网侧场景。
储能集成系统:采用磷酸铁锂电池,循环寿命长;采用先进热管理技术,电池系统一致性高、环境适应性好;系统具备故障早期预警及定位、智能温控、分级联动,全面保障储能电池系统安全;集成度高、智能、高效、安全,适用于发电侧、电网侧、用户侧及微电网等储能领域。
有源电力滤波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理念,30~150A全功率段模块容量配置,适用于各种非线性负载造成电流畸变的配电系统,极速、高效、全面治理低压配电系统谐波危害。
低压静止无功发生器:产品采用模块化并联设计理念,30~200kvar全功率段模块容量配置,适用于动态无功变化快的配电系统,极速、精准、无极跟踪补偿,有效防止过补欠补,同时可兼具低次谐波滤除功能。
目前,公司可为户用、工商业以及地面电站等多种场景提供对应的光伏监控设备,包括数据采集棒、数据采集器、子阵等。监控设备支持4G、WiFi、以太网等多种通讯方式,配备RS485、RJ45、DI/DO、AI等多种通讯接口,支持接入各类气象站、电表、箱变测控等第三方设备。便于客户在各类场景中灵活配置监控组网,轻松搭建电站监控系统。公司可提供面向各类光伏场景的智能运维管理平台,包括悦享SOLAR及Sienergy两款平台,分别适用于分布式光伏场景和地面电站场景。
Sienergy智享能源管理系统:Sienergy智享能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大型地面电站场景开发的电站级运维管理系统,系统的功能主要包含两个部分:数据配置与显示功能、通信功能。该管理系统依托上能自主研发的逆变器、SAU-100智能数据采集器实现方阵级和站级数据显示;同时通过采集数据结合I-V曲线扫描技术、离散率分析等手段,实现异常发电量告警分析、快速低效/落后/故障的组串诊断、提供专家运维建议,帮助电站实现全生命周期资产保障、智能化运维管理、提升发电量、提高运维效率。
悦享SOLAR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悦享SOLAR智慧能源管理系统是面向分布式场景开发的远程监控管理系统,包含手机端的APP以及电脑端的网页界面两类客户端,系统主要包含信息查看、数据报表、参数设定及固件升级等核心功能。用户可通过系统展示所属电站收益、节能减排等核心指标,也可对设备的各类关键运行信息进行实时监控,且可对电站进行远程故障诊断、设备调试等运维作业,帮助客户有效减少运维人员到站维护的支出。系统作为光伏电站的信息流管理中心,通过物联网、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技术对电站的各项关键信息进行快速处理和智能分析,帮助客户实现透明化管理、自动化运维、辅助化决策和智能化诊断等应用价值,有效提升客户光伏电站运维方面的体验。
根据行业的相关通识,逆变器产品的关键技术指标为转换效率。转换效率是指逆变器输出到交流电网的能量和逆变器输入能量(通常来自太阳能电池板光伏效应产生的能量)的比值,逆变器转换效率=逆变器输出功率/逆变器输入功率*100%。
公司通过采用SiC、GaN等新型半导体材料、高效的磁性器件、性能优异的DSP及先进的控制算法,多电平等高效新型拓扑创新,MPPT技术改善,带动逆变器效率不断提升,目前上能电气逆变器最大效率已达到99%以上。
公司建设有无锡、深圳、成都、苏州四大研发中心,并建设有国家级企业技术中心、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CNAS实验室等高端技术创新平台。创新成果曾获得“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国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等重要奖项和荣誉,多次承担江苏省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重点研发计划等科研项目攻关。
截至2023年12月末,公司拥有专职研发人员队411名,签约中国科学院院士1名,进站博士后3名,外部专家29名。团队的主要成员均有在世界500强的研发经历,核心技术人员有超过10年的电力电子装置研发经验。报告期内,公司研发投入2.68亿元,占营业收入的5.44%,比去年同期增长了86.14%。公司制订了《知识产权奖励制度》以及实施股权激励计划等重要激励机制,有效激发了企业内部科研团队的活力。
近年来,公司技术成果突出,截至2023年12月末,累计取得214项授权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6项,实用新型专利150项,外观专利38项,软件著作权76项。参与制订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以及团体标准共计13项。2023年公司荣获“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的称号。公司自主创新推出的应用于新能源发电的面向多场景的高效高可靠性大功率储能系统技术、基于有源钳位三电平技术和二相流换热技术的大功率高电压高可靠性光伏逆变器等技术和产品获得了卓越的市场表现,提升了企业的行业影响力。
公司经过多年的市场耕耘和积累,并凭借先进的产品技术和优质的服务保障,已经与中核、大唐、国电投、华能、华电等央国企发电集团建立起了稳固的合作关系,同时深耕省属大型国有企业、大型民营能源投资集团以及国内以中能建集团、中电建集团为代表的光伏EPC,长期稳居国内一线供应商地位。优质的客户资源是公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证,同时,优质的客户资源有力地提升了公司的品牌影响力。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大型央企、国企在光伏市场不断发力,光伏行业市场份额越来越向大型企业集中,公司在国内高端发电市场的品牌地位将得到进一步巩固。海外市场正在快速延伸,当前,公司已经完成包括美国、欧洲、中东、印度、东南亚等全球主要光伏市场国家的布局,与世界著名企业集团TATA、ACWA、SOFTBANK、AVAADA、SUPER ENERGY、B.GRIMM、LNT、STERLING WILSON、ABG、ACME、GREENCELL、SOLARIA、VOLTALIA、IB VOGT等取得战略性合作关系。
在光伏逆变器领域,公司是行业内少数拥有集中式及组串式等各种技术路线的光伏逆变器厂商;并且拥有全功率段(3kW-4.40MW)单机产品,全面覆盖大型地面光伏电站、山地电站、水面漂浮电站以及工商业屋顶光伏电站和户用光伏系统等多场景的应用。公司在光伏逆变领域的创新成果曾经获得“制造业单项冠军产品”称号和“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023年获评“光伏行业最具创新逆变器企业”、“北极星杯”影响力逆变器品牌及“最具创新光储融合解决方案企业”等殊荣。
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公司拥有直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交流侧储能系统解决方案以及适应微网的并离网储能系统解决方案,同时提供储能系统集成和储能电站整体解决方案。储能变流器及系统集成产品覆盖125~5000kW全功率段,可适用于发、输、配、户用侧及微电网等多应用场合。公司在储能系统集成领域的创新成果曾成功入选“江苏省碳达峰碳中和科技专项”(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公司自主研发的储能技术产品曾大规模应用在张家口奥运风光城,为北京冬奥会提供绿色电力能源。并荣获储能领跑者联盟(EESA)技术创新金藤奖、2022年度最佳储能示范项目大奖、最佳储能大功率双向变流器供应商将等重要奖项。
在电能质量治理领域,公司推出了用于谐波治理的系列模块化APF产品和用于无功补偿的系列模块化SVG产品,广泛应用于工业、商业和机关团体的配电网系统。尤其是在珠海方正科技600601)PCB产业园APF+SVG项目、国网平高智能集团山西三相不平衡项目、河北省沧州中西结合医院APF项目、浙江绍兴永利印染有限公司SVG等项目中的成功应用,使公司电能质量系列产品获得了良好的市场反响,受到客户的一致好评。
公司凭借深厚的技术积累以及领先的研发技术优势,获得了行业主流客户的认可,奠定了公司的行业地位和品牌优势,为公司业务的发展壮大打下坚实基础。公司获得国家智能光伏试点示范企业、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江苏省优秀企业、江苏省工业互联网标杆工厂等重要荣誉称号以及被列为江苏省重点培育和发展的国际知名品牌。近年来,公司光伏逆变器产品始终位列全球前十品牌;储能变流器产品出货量亦位居全球前列,根据EESA储能领跑者联盟统计“中国企业国内储能第三方大功率PCS215kW以上出货量排名”,公司2021年、2022年、2023年均为全国第一。公司在光伏和储能行业具有领先的行业地位和品牌优势。
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49.33亿元,同比增长110.9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2.86亿元,同比增长250.48%;
2023年公司营业收入和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较上年大幅增长,主要是国家光伏和储能业务的项目装机容量大幅增加,公司紧抓机遇,迅速扩大销售规模;同时,通过研发和商务降本,提升了主营业务的毛利率。
公司坚持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不断挖掘电力电子技术的应用潜力,拓展新市场,驱动公司持续发展,以“质量为本,服务制胜”的理念,为客户提供优质产品和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成为新能源电能变换技术领域全球先进的设备制造商和解决方案提供者。2024年公司将从以下几个方面重点开展工作:
1、国内地面光伏业务紧跟国家大战略。国内地面光伏电站业务是公司核心业务模块之一,是公司业务的压舱石。2024年,随着国家风光大基地项目将进入大规模并网周期,行业预期国内地面电站有望迎来装机规模的持续增长。公司将持续升级优化产品,在提升产品效率的同时降低制造成本,在保持产品质量稳定的前提下为客户提供更具性价比的产品,巩固公司的行业地位。
2、储能业务要保持领军地位,稳固市场影响力。2024年公司将持续提升大型储能业务的市场及产品竞争力,稳固国内大功率储能PCS市场地位,进一步提升国内市场占有率;加快推进户用储能和工商业储能系统的产品推广,积极推进海内外市场的布局,实现储能业务全场景覆盖;目前,公司大功率储能PCS在北美市场已获多个百兆瓦级项目订单,实现了公司在北美市场的良好开端。
3、分布式业务迎着良好态势追赶向前。2024年,公司在已完成欧洲主要国家分布式产品认证的基础上,将继续拓宽销售渠道,力争在德国、意大利,西班牙,比利时,荷兰、英国、波兰、捷克等主要欧洲国家形成规模化销售。同时,国内要夯实户用基础,实现工商业的突破,推进渠道覆盖,做好平台商的运营工作,努力提升市场份额未来公司分布式业务将成为公司新的业绩增长。
4、海外市场要乘风破浪,做大做强。鉴于全球光伏和储能市场的快速发展,需求量增多,公司抓住发展机遇,在欧洲、中东、印度设立销售公司,逐步建立覆盖全球主要市场的海外销售服务网络。2024年公司将在中国、印度市场保持增长的基础上,重点锚定欧洲、中东、北美、东南亚、巴西等市场的光储业务。
5、公司售后服务将面向全球化完善和提升平台体系。随着公司全球化业务的广泛覆盖,对售后服务的响应速度、服务的质量、服务的标准化等要求越来越高,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全球化运维服务体系,提升海外客户的满意度,支撑全球业务的运营和持续,提升国际化的品牌形象。
6、坚持研发创新和人才引进、培养。公司始终重视研发创新能力的培养,积极推进多研发基地、多生产基地协同发展,提升公司在光伏和储能行业的竞争力。未来的竞争主要是人才的竞争,公司坚持引进人才和培养人才并重发展,继续完善人才梯队建设。面对新能源领域全场景形势下的市场机遇,公司将进一步聚力研发,推进技术创新和产品的优化升级,以健全的产品系列、先进的技术方案和可靠的产品质量为公司赢得市场先机,从而提升公司在光储市场的竞争力。7、继续提升公司管理运行水平。继续通过与外部咨询机构深度合作,持续推进管理水平优化升级,完善公司管理平台;引入数字化运营架构,通过信息化、智能化、数字化等基础设施建设,扁平化、精益化的管理手段,推动公司运行和管理能力的再提升,以支撑公司更高、更快、更强的发展。
光伏和储能行业目前处于成长期,受政策和产品经济性共同作用;储能行业在经济性尚未完全凸显的情况下,更易受政策影响。未来如光伏和储能政策出现较大变化,可能对公司经营业绩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一方面,公司将积极稳健地开拓海外市场,增加国际市场订单,以降低单一国家政策波动带来的风险;另一方面,公司将在保持目前光伏和储能产品领先优势地位的基础上,进一步增加电能质量产品、光伏存量替换的市场占有率,密切关注氢能的发展。
在政策支持下,光伏及储能行业快速发展。良好的市场前景吸引国内外众多企业尝试进入,行业竞争日趋激烈。如未来竞争对手大量进入,将加剧行业竞争,可能对公司市场份额及利润率产生不利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推出新产品以满足客户多样化的市场需求,同时持续优化升级产品,加强运营管理,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市场竞争优势,保持公司的核心竞争力。
随着公司的快速发展,客户数量相应大幅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余额也相应增大,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坏账的风险。应对措施:公司将进一步加强应收款的管理,优化相关制度体系,强化信用评估工作,加大应收账款回款力度,保障公司应收账款按期回收。
随着公司海外业务的进一步增加,出口业务占比逐渐增大。若未来人民币对外币的汇率发生较大波动,将可能导致公司出现汇兑损益,对公司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产生一定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密切关注国际市场环境变化和汇率波动情况,加强对汇率走势的研究分析,提高应对外汇风险的能力。通过适时运用外汇套期保值等汇率避险工具,降低汇率波动对公司汇兑损益的影响。
近年来,随着我国光伏产业在全球竞争优势的凸显,相关国家和地区纷纷出台了贸易保护措施,在推动本土光伏制造发展的同时可能会对我国光伏企业产生一定的冲击,未来国际贸易摩擦有可能进一步加剧,对公司和行业的可持续发展产生一定的影响。
应对措施:公司将在稳固并逐步扩大国内市场的同时,稳健推进国际化市场布局。公司将持续关注各国国际贸易保护措施,评估国际争端可能产生的影响,及时做好风险预案,保障国际业务顺利开展。